榕城区非遗刺绣扶贫工坊产品远销海外,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特色产业发展,助力农民增收。在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一家非遗刺绣扶贫工坊应运而生,其产品凭借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远销海外市场,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
榕城区非遗刺绣扶贫工坊成立于2018年,以传承和发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潮绣技艺为核心,旨在通过刺绣产业带动当地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工坊位于榕城区一个偏远的农村,起初只有几十名绣娘,如今已发展到百余人,其中大部分是当地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潮绣,又称广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以其构图饱满、色彩鲜艳、针法细腻、绣工精致而著称。在扶贫工坊,绣娘们传承着这一古老的技艺,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作出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刺绣产品。
这些产品包括服饰、家居用品、装饰品等,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热捧,还远销海外,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这些产品在海外市场的成功,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产品质量过硬。扶贫工坊坚持选用优质原材料,严格把控生产流程,确保每一件产品都达到高标准。绣娘们凭借精湛的技艺,将每一针每一线都绣得栩栩如生,使产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其次,文化内涵丰富。潮绣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扶贫工坊在产品设计中融入了潮汕地区的民俗风情、历史故事等元素,使产品更具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海外消费者。
再次,品牌效应显著。扶贫工坊注重品牌建设,积极参加各类展会和活动,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与海外企业合作,拓宽销售渠道,使产品顺利进入海外市场。
此外,扶贫工坊还注重人才培养,定期举办刺绣技艺培训,提高绣娘们的技能水平。这些绣娘们不仅成为了家庭的经济支柱,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刺绣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扶贫工坊的带动下,榕城区的刺绣产业逐渐形成了规模效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到刺绣产业中来。如今,榕城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刺绣生产基地,为当地农民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助力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
总之,榕城区非遗刺绣扶贫工坊产品远销海外市场,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还传承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特色产业发展将更加壮大,为我国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 • 揭阳普宁洪阳粿汁创新低糖版,引领年轻养生潮流
- • 普宁市青梅产业扶贫助力3000贫困户稳定增收,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惠来县首条跨海高压输电线路贯通投产,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揭阳启动“乡村教师扶贫计划”,助力贫困山区师资流失率归零
- • 普宁市里湖镇复建民国骑楼街,重现“驳灯谜”习俗,传承历史文化
- • 揭阳惠来紫菜饼干生产线投产,零食化转型助力年产值翻番
- • 惠来县全面启动“名师送教下乡”活动,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普宁市洪阳德安里古寨焕新颜,古建筑修复体验营邀您共筑历史传承
- • 揭阳中考名额分配向随迁子女倾斜,非户籍考生录取率显著提升
- • 揭阳侨乡族谱修复工程启动,AI技术助力2万页清末族谱焕新颜
- • 惠来县渔民安居工程圆满交付,200套海景安置房助力渔民实现“上岸梦”
- • 揭西县钱坑镇木雕工坊创新引入3D扫描技术,传统纹样数字化保存率达100%
- • 惠来县石化中下游项目集中签约,丙烯衍生品填补国内空白,助力产业升级
- • 普宁青梅深加工产业园投产,首款零糖青梅气泡水亮相市场
- • 揭阳农业龙头企业助力乡村振兴,带动超10万农户就业
- • 榕城区青狮文化旅游区推出沉浸式剧本杀,非遗展馆成线索宝藏地
- • 惠来临港产业园签约比亚迪,打造年产能30万辆新能源汽车出口基地
- • 惠来县靖海镇渔光互补二期并网,助力节能减排满足20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 • 揭阳“扶贫助学直通车”十年助力万名学子,本科录取率提升25%
- • 揭东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经验在全省范围内得到推广
- • 揭阳玉雕大师匠心独运,《江山如画》荣获全国工艺美术金奖
- • 揭阳鞋业品牌集体进军非洲,打造全球分销网络覆盖30国市场
- • 揭阳潮汕古村焕发新生:活化引入扶贫基金,村民以老宅入股共享发展红利
- • 揭阳非遗美食“隆江猪脚”标准化体系发布,全国连锁品牌签约超500家,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揭东区锡场镇不锈钢产业升级,纳米涂层技术突破欧美技术壁垒
- • 揭阳揭西高山茶扶贫工坊引入AI炒茶机,日产量翻倍助力200户脱贫致富
- • 榕城区全面推进“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助力小学足球普及与发展
- • 普宁市南径镇蔬菜直供大湾区专列开通,田头到香港餐桌仅需10小时,助力“菜篮子”工程再升级
- • 揭西县生态补偿交易平台上线,公益林碳汇交易首单成交额破千万
- • 揭阳冬至羊肉节创吉尼斯纪录,万人同食改良版药膳羊煲,传承千年文化新篇章
- • 揭东区“区块链+农产品溯源”系统正式上线,蔬菜直供大湾区商超,助力乡村振兴
- • 榕城区全力推进“智慧课堂”全覆盖,配备电子教学终端3000台
- • 揭阳RCEP合作示范区签约东盟农产品加工项目,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揭阳某村支书直播带货新风尚,三天内荔枝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 • 揭东区智慧农业大棚投用,无土栽培草莓亩产创新高,亩产达传统种植5倍
- • 揭阳全面推行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服务,证件办理仅需1小时
- • 榕城区启动“行彩桥摸石狮”元宵习俗申遗工作,传承民俗文化
- • 揭西县生态补偿机制入选国家试点案例,绿色转型再获肯定
- • 揭阳某镇鱼丸扬名四海,登国航航班航空餐年采购量超百万颗
- • 揭阳千年榕树王迎来新生:古树名木保护出新规,生态文化公园即将建成
- • 揭西县红色旅游线路荣登省级精品路线榜单
- • 揭阳某村崛起为粤东竹笋加工巨头,年消化鲜笋超5万吨
- • 揭阳潮绣非遗工坊跨界联名LV,金丝绒线刺绣手袋巴黎时装周首发惊艳全球
- • 惠来县鲍鱼预制菜产业园年产值突破20亿,港澳市场占有率超六成,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揭阳传统五金产业数字化转型,成功吸引超10亿元投资
- • 揭阳农村物流发展再上新台阶,村级快递服务站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林大钦状元府遗址公园开园,沉浸式实景剧再现嘉靖科考盛况
- • 揭阳市政府发布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优化准入机制,助力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 • 榕城区历史街区夜经济示范带正式开街,焕新城市夜生活新篇章
- • 揭东区扶贫冷链物流中心:破解农产品滞销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 • 普宁服装企业创新研发可降解环保面料,荣获国际快时尚品牌亿元订单
- • 普宁华侨中学侨史档案馆落成:东南亚200个侨团捐赠史料,传承侨胞爱国情怀
- • 揭阳清代数学家邹伯奇手稿3D复原,光学仪器模型亮相科技馆,传承与创新共绘科技画卷
- • 揭阳石化产业链延伸新突破:全球首套生物航煤工业化装置成功投产
- • 揭阳数字经济赋能中心启动:助力传统产业迈向数字化转型新篇章
- • 普宁市大坪镇客家药膳习俗:千年传承,荣登《中华医药》
- • 普宁扶贫医药产业园助力中药材种植,拓宽农户增收新路径
- • 揭西县金和镇农村电商园单日发件量破20万单,刷新粤东纪录,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首个5G+智慧港口在南海石化港落地,装卸效率显著提升35%
- • 普宁华侨中学侨史档案馆落成,东南亚200个侨团史料齐聚一堂
- • 揭阳某镇蝶变蝶兰王国,年出口百万株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市全力推进“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创建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文化盛宴:许广平与鲁迅书信特展盛大开幕,揭阳籍文化名人专题展持续升温
- • 揭阳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突破百亿元大关,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榕城区积极推进学前教育普惠性民办园认定工作,助力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 • 揭阳全力推进耕地“非粮化”整治,恢复稻田8.2万亩,助力粮食安全
- • 普宁市下架山镇智慧灌溉系统助力万亩农田节水增效,效益突破亿元大关
- • 惠来县前詹镇深海网箱养殖集群投产,金鲳鱼年产量突破10万吨,助力渔业转型升级
- • 揭阳潮汕甘草水果新升级,零卡糖版本惊艳上市,711便利店全面铺货!
- • 揭阳现代农业招商会硕果累累,签约23个亿元级产业项目
- • 揭阳五金企业勇攀高峰,助力航天卫星精密结构件研发
- • 揭阳民营医院集群蓬勃发展,年营收突破40亿,高端专科服务辐射粤东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