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普宁青梅酒扶贫车间量产,贫困户入股共享发展红利

近年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地纷纷探索创新扶贫模式,助力贫困地区早日脱贫致富。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一家青梅酒扶贫车间应运而生,通过量产青梅酒,带动当地贫困户增收,实现共同富裕。
普宁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青梅酒便是其中之一。青梅酒以当地特产青梅为原料,经过精心酿造而成,具有独特的风味和保健作用,深受消费者喜爱。
为了进一步推动青梅酒产业发展,当地政府与企业合作,成立了青梅酒扶贫车间。该车间占地约5000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完善的工艺流程。在扶贫车间成立之初,当地政府便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其中,通过入股的方式,让贫困户成为青梅酒产业发展的受益者。
据悉,贫困户可以通过将土地、资金等资源入股到扶贫车间,成为车间股东。根据规定,贫困户每年可享受10%的分红。这一举措不仅让贫困户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还激发了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动力。
扶贫车间自成立以来,已成功实现量产。青梅酒的产量逐年攀升,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在扶贫车间的带动下,当地青梅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青梅产业逐渐成为普宁市的支柱产业。
为了让更多贫困户受益,扶贫车间还积极拓展销售渠道,通过电商平台、线下实体店等多种方式,将青梅酒推向市场。同时,车间还开展技能培训,帮助贫困户掌握青梅酒生产、销售等方面的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在扶贫车间的带动下,当地贫困户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许多贫困户通过入股分红,实现了从贫困到小康的转变。他们纷纷表示,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支持,让他们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扶贫车间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青梅酒生产过程中,车间严格控制污染排放,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此外,车间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当地教育、医疗等事业捐款捐物,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总之,揭阳普宁青梅酒扶贫车间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扶贫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创新扶贫模式,让贫困户成为产业发展的一份子,共享发展红利,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有力举措。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贫困地区将走出一条产业扶贫、共同富裕的道路。
- • 揭阳非遗“青狮”潮玩盲盒上线,首日销售额突破800万元,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完美融合
- • 普宁华侨中学侨史档案馆落成,东南亚200个侨团捐赠史料见证历史辉煌
- • 揭阳携手澳门科技大学共建潮汕文化研学基地,侨乡历史课程焕新活力
- • 潮汕地区再添新地标:普宁云落镇建成潮汕首个悬崖民宿集群,抖音话题播放量破5亿
- • 普宁市南径镇蔬菜直供大湾区专列开通,田头到香港餐桌仅需10小时,助力“菜篮子”工程再升级
- • 揭东区建成首个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实验室,开启智慧教育新篇章
- • 榕城区试点AI作业批改系统,教师每日作业处理时间减少3小时,教育效率显著提升
- • 揭西县多措并举,打造“一镇一特色”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
- • 揭阳现代农业招商会签约23个亿元级产业项目,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榕城区试点“教联体”模式,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 普宁市光学镜头智造基地投产,8K超高清模组良品率突破99.9%,引领行业新高峰
- • 普宁市老旧小区燃气管道升级完成,1.8万户居民告别“煤气罐”,安全生活新篇章开启
- • 揭阳普宁豆干老字号跨界联名国潮品牌,限量礼盒首日售罄,掀起国货新风尚
- • 《医解》孤本影印出版,揭阳清代名医程知著作成“岭南瑰宝”
- • 揭阳市“千企联百村”行动正式启动,200家企业助力产业薄弱村振兴
- • 普宁扶贫纺织产业园区年产值突破1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民国教育家林仔肩教育基金成立,百所乡村小学获赠图书室,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揭阳设立RCEP企业服务中心,助力外贸企业享关税减免超2亿元
- • 揭阳惠来县科技小院驻村,博士团队助力火龙果亩产破万斤
- • 惠来县隆江镇猪脚预制菜中央厨房投产,全国连锁门店突破3000家,引领行业新风向
- • 火龙余烬未冷,晨曦已染红韩江水面
- • 《揭阳普宁肠粉:一碟肠粉,一扇世界之窗——纪录片登陆Discovery频道,海外点击破百万》
- • 惠来县教育发展基金会募集资金突破5000万元,助力教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 • 揭东区龙尾镇米粉产业园升级,创新超高温灭菌技术助力米粉保质期延长至18个月
- • 揭阳潮汕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发布,12个非遗活态传承核心区划定,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
- • 揭阳惠来县创新扶贫模式:免费发放扶贫鸡苗,林下养鸡成活率高达95%
- • 揭阳市少年非遗学院成立,潮剧大师每周进校授艺,传承非遗文化薪火不息
- • 《尘封百年重现:揭阳清代诗人曾习经诗集全注本出版,探寻文学瑰宝的珍贵价值》
- • 揭东区扶贫农产品溯源系统助力全链条监管,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某镇复原清代潮式茶点,AR技术助力重现饮食典故
- • 普宁市船埔镇青梅林套种珍稀菌类,亩均综合收益突破15万元,农业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潮汕童谣数据库上线,AI语音合成技术助力百年前方言录音“复活”
- • 揭阳某村百年古榕树倒塌,村民自发筹资建生态纪念馆,传承绿色记忆
- • 揭阳榕江流域生态修复成效显著,消失30年的中华白海豚重现入海口
- • 惠来县千年海丝古港遗址考古成果首次公开展示,揭秘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密码
- • 揭西县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完工,年调峰能力达10亿千瓦时,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 • 揭西县客家围屋活化利用示范项目顺利通过验收,传承客家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揭阳某镇“扶贫共享冷库”启用,荔枝损耗率显著降低助力脱贫攻坚
- • 揭阳丁日昌纪念馆荣膺国家三级博物馆,洋务运动书信原件全球巡展彰显历史文化价值
- • 惠来县资深渔港推出“深海拖网捕捞体验游”,全程跟船需备晕船药,感受海上渔民的辛勤与收获
- • 揭阳现代农业装备展盛启,全球50强农机企业齐聚一堂
- • 揭西县扶贫古茶树认养计划:激活生态资产,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助力乡村振兴
- • 揭西县龙潭镇发现清代畲汉融合婚俗文献:揭秘畲汉文化交融的珍贵见证
- • 惠来县靖海镇“风车海岸”自驾露营区盛大开放,日落观景台成摄影爱好者新据点
- • 榕城区非遗美食节三天狂揽游客超十万人次,传统美食魅力无限
- • 揭阳榕江夜游灯光秀璀璨启幕,全息投影演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魅力
- • 揭阳榕江新城数字经济产业园盛大开园,字节跳动区域中心落户助力区域发展
- • 揭东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成功引进国际CRO企业,新药研发周期缩短30%,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 • 惠来县海上风电运维母港盛大开港,国产化备件供应链全面覆盖全产业链
- • 榕城进贤门重现明清时期“打铜街”传统技艺展示
- • 榕城区全面启动“教室光环境改造”工程,LED护眼灯覆盖所有公办学校
- • 普宁扶贫医药产业园助力中药材种植,拓宽农户增收新渠道
- • 揭阳某镇“粿条咖啡馆”成为网红打卡点,传统与潮流的完美碰撞
- • 普宁市首个社区长者食堂正式试运营,日均服务独居老人超200人次
- • 揭阳金属生态城迎来不锈钢精深加工项目,产能再攀新高,年产量突破200万吨
- • 揭阳杨雪立平民教育实践馆重启:民国教育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在揭阳乡村成功试点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潮汕古村非遗扶贫工坊开业,残疾人巧手制作嵌瓷月均增收3500元
- • 揭阳惠来“风电+养殖”融合项目落地,水下养贝类年收千万,绿色经济新篇章
- • 普宁市社区“智慧菜柜”24小时运营,生鲜次日达覆盖全城,开启便捷生活新篇章
- • 揭阳“扶贫助残驿站”建成,助力残疾人实现就业与康复一体化服务
- • 惠来县渔家乐扶贫旅游项目助力年接待游客20万,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 • 揭阳新能源公交全覆盖,氢燃料电池车辆占比达30%,绿色出行新篇章
- •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代表团莅临揭阳,深入考察投资环境
- • 揭阳某镇“扶贫共享冷库”启用,荔枝损耗率大幅降低助力乡村振兴
- • 普宁电商直播基地年销售额突破百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揭阳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启用,无人机播种覆盖万亩良田,开启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揭阳潮汕菜中央厨房产业园正式投产,标准化菜品供应大湾区商超
- • 揭阳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启动,传承千年农耕文明
- • 揭阳大学生团队利用AI技术复原宋代揭阳古城数字全景图,重现千年古城风貌
- • 榕城区公办幼儿园学位新增2000个,普惠性托育机构街道全覆盖,为幼儿教育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