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市船埔镇青梅林套种珍稀菌类,亩均综合收益突破15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出一条条适合本地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普宁市船埔镇就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农业创新,成功实现了青梅林套种珍稀菌类,亩均综合收益突破15万元,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
船埔镇位于普宁市东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非常适合青梅的生长。青梅作为当地的传统产业,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更是成为了船埔镇的特色名片。然而,如何进一步提高青梅的经济效益,成为了当地政府和农民共同关注的问题。
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船埔镇决定在青梅林中套种珍稀菌类。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还实现了青梅与菌类的共生共荣。据了解,船埔镇套种的珍稀菌类包括香菇、平菇、金针菇等,这些菌类不仅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旺盛,而且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显著。
为了确保套种项目的顺利进行,船埔镇积极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并组织农民进行培训。在种植过程中,当地农民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操作,确保青梅和菌类都能得到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船埔镇还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农民提供菌种、肥料、技术支持等全方位服务。
经过一年的努力,船埔镇的青梅林套种珍稀菌类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目前该项目的亩均综合收益已突破15万元,是传统种植模式的数倍。这一成绩不仅让当地农民实现了增收致富,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前我们种植青梅,收入有限,现在通过套种珍稀菌类,不仅增加了收入,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船埔镇一位种植户兴奋地说。的确,青梅林套种珍稀菌类项目,不仅让农民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实现了多元化发展,还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此外,船埔镇的这一创新举措,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各地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当然,船埔镇在发展青梅林套种珍稀菌类项目的同时,也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种植过程中,当地农民严格按照绿色、环保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青梅和菌类都能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长。这一举措,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为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之,普宁市船埔镇青梅林套种珍稀菌类项目,以其创新的发展模式、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生态效益,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典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项目将在更多地区得到推广,为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 • 惠来县扶贫风电项目:绿色能源助力全面脱贫,收益覆盖全部脱贫村
- • 普宁康美中药城智慧药仓项目启动,库存周转率创新高,引领行业新潮流
- • 惠来县打造全省最大海水稻试验田,盐碱地亩产突破800斤创纪录
- • 揭阳民营医院集群崛起,年医疗服务营收突破50亿元
- • 揭阳惠来县鲍鱼苗种繁育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成活率提升至90%
- • 榕城区积极推进学前教育普惠性民办园认定工作,助力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 • 揭东玉湖镇宗祠文化节盛大开幕,全球60个同姓宗亲会组团寻根,共续血脉情缘
- • 惠来县打造全国最大海水稻基因库,品种资源超2000个
- • 惠来县“强师工程”成效显著,乡村教师学历水平大幅提升
- • 揭阳某社区试点“厨余垃圾换有机肥”,参与率达90%,环保新风尚引领生活新方式
- • 揭阳首创“田管家”托管服务,助力10万农户实现农业现代化
- • 揭阳碳中和技术研究院:清洁能源企业合作的新高地
- • 揭阳某村古法盐焗鸡真空包装上市,电商渠道月销20万只,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揭阳“出花园”成人礼创新非遗研学路线,青少年穿红衣踏青瓷,传承文化新风尚
- • 揭阳农业龙头企业与高校共建产学研基地,共谱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揭阳市全面推行“教育首席信息官”制度,加速学校数字化转型进程
- • 揭阳首条跨市域海底隧道开建,惠来至汕头濠江车程将缩短至20分钟,区域交通格局再升级
- • 惠来县临港产业园喜迎首个百亿级项目,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揭阳警方创意无限,方言潮语短片反诈宣传全网播放量破千万
- • 揭阳潮汕抗日名将翁照垣事迹展揭幕,战地日记捐赠国家档案馆,传承民族精神
- • 揭阳揭西擂茶制作技艺惊艳央视,传统美食点燃乡村旅游热潮
- • 榕城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荣获全国特色项目称号,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揭西县温泉康养产业集群再获殊荣,年接待疗养客超20万,打造国家示范基地
- • 普宁市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荣获省级示范案例殊荣
- • 揭阳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年度流转土地超15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惠来“海胆炒饭”荣登米其林指南,家庭作坊华丽转型高端餐饮
- • 揭东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企业突破500家,产业升级迈向新高峰
- • 揭阳某村手工鱼丸名扬央视《舌尖》,订单络绎不绝,排至明年春节
- • 揭阳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传习所开班,学徒需掌握榫卯72式,传承匠心独运的传统文化
- • 普宁市新实验中学开工建设,预计新增学位3000个,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普宁下架山镇创新智慧农业,手机APP遥控万亩农田用水
- • 惠来县农村学校全面升级,智慧黑板触控精度引领教育新潮流
- • 揭阳民国教育家杨雪立平民教育实践基地重启,照亮留守儿童成长之路
- • 揭阳首座跨榕江双层悬索桥合龙,年底通车在即,助力城市发展新篇章
- • 揭阳临空经济区航空物流项目迎来外资重点注资,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揭阳潮汕古村落活化工程启动:百年围屋焕发新活力,变身民宿与非遗工坊
- • 惠来县周田镇“赛大猪”年俗活动吸引数万游客围观,年味浓郁
- • 揭阳高铁新城规划发布,商业综合体投资热潮席卷而来
- • 普宁市纺织印染循环经济园投运,中水回用率创新高达到95%
- • 普宁市百二坵田景区道教文化周盛大启幕,道家养生餐预订需提前半月
- • 揭西县上砂镇茶油深加工基地投产,冷榨技术助力茶油活性物质保留率达95%
- • 普宁市携手华南师范大学,共筑基础教育质量新篇章
- • 揭阳首个智慧港口在大南海石化港成功落地,5G无人集卡助力24小时高效作业
- • 揭阳惠来紫菜养殖户联名潮汕火锅品牌,创新“紫菜锅底”引领火锅新风尚
- • 惠来县岐石镇打造粤东最大对虾育苗基地,基因选育技术助力存活率突破98%
- • 揭西县危房改造扶贫工程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助力脱贫攻坚战
- • 榕城区旧城改造二期工程圆满完成,历史建筑修缮焕发新活力
- • 榕城区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圆满完成,智能家居适配助力500户家庭生活品质提升
- • 惠来县打造海洋教育研学带,9所中小学共享专属潮间带观察站
- • 揭阳市全面构建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守护乡镇农业生产安全
- • 揭阳普宁青梅深加工基地投产,青梅酒出口欧美订单增长200%再创佳绩
- • 揭东区扶贫农机共享平台助力万亩农田高效耕作
- • 揭阳试点住宅“户型图书馆”:新建楼盘需开放BIM模型下载,引领行业新风尚
- • 揭阳首条跨市氢能运输专线正式开通,助力潮州陶瓷产业绿色发展
- • 揭阳首条低空旅游航线获批,直升机俯瞰潮汕文化景观带,开启空中旅游新篇章
- • 揭阳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盛大启幕,宁德时代携手打造全球最大固态电池基地
- • 揭西县钱坑镇木雕艺术村焕新开放,游客可定制专属潮汕风格摆件
- • 揭阳新材料中试基地:科研院所成果转化项目的聚集地
- • 揭阳某村“田教授”团队走红,土专家田间授课助力千户农民增收
- • 揭阳普宁豆干非遗工坊迎来研学热潮,中小学生参与率达90%
- • 揭阳启动“千企兴千村”行动,300家企业结对帮扶落后村落,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揭阳电商直播基地携手MCN机构,共筑产业生态圈新格局
- • 特色果蔬产业链延伸助力揭阳农民增收致富
- • 揭阳惠来鲍鱼粽创新推出低脂版,健身人群订单量激增300%
- • 揭阳首所十五年一贯制民办学校动工,国际课程班助力港澳教育对接
- • 榕城区试点教室空气质量管理,PM2.5超标自动启动新风系统
- • 揭阳乡村公益岗扩容,助力脱贫攻坚,护林员、保洁员优先录用贫困家庭
- • 粤东首条自动驾驶公交线在揭阳试运行,开启智慧交通新篇章
- • 普宁市高埔镇青梅合作社引入AI分拣技术,出口日本合格率提升至99.8%
- • 揭阳与广州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区,首批30家精密制造企业签约入驻,共谋区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 • 揭东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工程通水,12万村民共享达标自来水,幸福生活再升级
- • 粤东首条磁悬浮物流专线试运行,揭阳至广州速度突破600公里/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