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潮汕古村非遗扶贫工坊开业,残疾人巧手制作嵌瓷月均增收3500元

揭阳新闻网 阅读:8 2025-09-09 02:14:27 评论:0
揭阳潮汕古村非遗扶贫工坊开业,残疾人巧手制作嵌瓷月均增收3500元

近日,位于揭阳市潮汕地区的古村落里,一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嵌瓷工艺为主题的扶贫工坊正式开业。这家工坊不仅为当地残疾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还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巧手制作嵌瓷,实现了月均增收3500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嵌瓷,又称“嵌花”,是潮汕地区传统民间工艺的一种,以其精美的图案、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工艺技巧,被誉为“瓷上艺术”。然而,由于传统工艺传承困难,市场竞争力不足,许多嵌瓷艺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为当地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当地政府携手企业,在古村落内设立了这家非遗扶贫工坊。

工坊内,一群残疾人工人在师傅的指导下,认真制作着各种嵌瓷工艺品。他们虽然身体有残缺,但心灵手巧,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手法,将一块块瓷片拼凑成精美的图案。这些工艺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蕴含了残疾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据悉,这家非遗扶贫工坊共有20名残疾人工人,他们来自周边村庄,年龄在20至50岁之间。在工坊开业前,他们大多依靠家庭照顾或做零工维持生计。如今,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不仅实现了自食其力,还学会了嵌瓷这门手艺。

“以前在家里什么也做不了,现在在这里不仅能学到一门手艺,还能挣到钱,真是太好了。”一位名叫陈阿姨的残疾人工人激动地说。她表示,自从加入工坊以来,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每个月只能收入几百元,现在每月收入稳定在3500元左右,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为了让更多残疾人受益,这家非遗扶贫工坊还定期举办嵌瓷技艺培训,邀请经验丰富的师傅传授技艺。此外,工坊还与多家企业合作,将嵌瓷工艺品推向市场,拓宽了残疾人的就业渠道。

揭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表示,非遗扶贫工坊的开业,不仅为残疾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还有助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未来,他们将继续努力,让更多残疾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这家非遗扶贫工坊的成功开业,为残疾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嵌瓷这一传统工艺将在更多人的手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揭阳要闻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揭阳新闻网提供新闻、政务、生活等20+频道服务,助力企业推广与市民信息获取。比喻:像“城市信息枢纽”,连接政府、企业与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