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市船埔镇青梅林套种赤松茸,亩均收益突破12万元,农业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各地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广东省普宁市船埔镇,一项创新农业模式——“青梅林套种赤松茸”正在悄然兴起,亩均收益突破12万元,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船埔镇位于普宁市西北部,地处丘陵地带,气候适宜,土壤肥沃。这里种植青梅已有百年历史,青梅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然而,单一的青梅种植模式已无法满足农民对更高收益的追求。为了打破传统种植模式的束缚,船埔镇积极探索农业新模式,将青梅林套种赤松茸,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赤松茸,又称松茸,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非常适合在青梅林中进行套种。船埔镇农民在青梅林中套种赤松茸,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实现了土地的多元化利用。
据了解,船埔镇青梅林套种赤松茸项目自2018年启动以来,已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镇共有青梅林套种赤松茸面积达1000亩,亩均收益突破12万元。这一成果不仅让当地农民实现了增收致富,也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船埔镇,青梅林套种赤松茸的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 生态环保:青梅林套种赤松茸,既保证了青梅的品质,又为赤松茸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实现了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2. 技术创新:船埔镇农民在种植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形成了青梅林套种赤松茸的成熟技术,为其他地区推广提供了借鉴。
3. 市场前景广阔:赤松茸作为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市场需求旺盛,价格稳定。船埔镇农民通过青梅林套种赤松茸,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加了收入。
4. 产业融合发展:船埔镇青梅林套种赤松茸项目,带动了当地青梅、赤松茸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船埔镇青梅林套种赤松茸的成功实践,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各地应积极借鉴这一模式,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未来,船埔镇将继续加大青梅林套种赤松茸项目的推广力度,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种植技术,打造特色农业品牌,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同时,船埔镇还将积极探索其他农业新模式,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 • 揭阳中考改革新风向:劳动素养评价融入,全市共建97个校企合作实践基地
- • 揭阳惠来海胆酱量产线投产,米其林主厨定制装热销,引领美食新潮流
- • 惠来县隆江中学海洋教育馆落成,学生科考船模荣获国家专利
- • 揭阳新能源公交全覆盖,氢燃料电池车辆占比达30%,绿色出行新时代来临
- • 揭西县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提高30%,助力绿色发展
- • 揭阳创新举措:共享实验室模式助力中小企业研发成本大幅降低
- • 揭东区曲溪镇重启中断70年的状元及第宴俗:传承历史,弘扬文化
- • 揭阳榕城老字号“车头老二”粿汁店荣膺中华名小吃称号,传承美食文化
- • 揭阳理工学院与中石油共建石化工程师学院,创新“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助力行业发展
- • 揭阳现代农业示范区创新举措:引入垂直农业技术企业,打造绿色生态农业新格局
- • 揭阳农业科学院再创佳绩:成功培育抗台风高糖度甘蔗新品种
- • 普宁二中航天育种实践基地结硕果,太空茄子亩产创新高
- • 揭阳揭西苦笋罐头出口量全国第一,海外订单同比增长150%,助力乡村振兴
- • 揭东区建成首个标准化中考体育测试智能考场,开启智慧教育新篇章
- • 揭阳市政府出新政,助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迈向新台阶
- • 惠来县打造全国最大海水稻基因库,品种资源超2000个
- • 揭阳某镇糖葱薄饼手艺传承四代,抖音直播日销500单,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揭阳首个零碳产业园区通过认证,光伏+储能系统助力绿色转型
- • 榕城区全力抢救八旬潮剧老艺人技艺,传承潮剧文化瑰宝
- • 榕城区非遗研学路线助力校园文化传承,覆盖50所中小学校
- • 揭东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正式启用,心理辅导惠及3000人次
- • 普宁国际潮剧文化艺术周盛大开幕,连演15场经典剧目,传承潮汕文化魅力
- • 惠来县神泉镇渔港扩建工程圆满完工,年吞吐量突破50万吨,创粤东新纪录
- • 榕城百年老字号“锡西青糖”牵手米其林,古法红糖拿铁席卷北上广
- • 普宁电商扶贫培训基地助力农村主播崛起,孵化百余人成就新农人
- • 揭阳普宁豆干跨界元宇宙,美食文化牵手科技圈开启新篇章
- • 揭阳医专与市人民医院共建临床医学院,创新“早临床”培养模式助力医学人才培养
- • 揭西县生态公益林补偿金“一卡通”发放,8万林农直接受益,共筑绿色家园
- • 揭阳与新加坡企业携手共建绿色化工新材料基地,共谋绿色发展新篇章
- • 揭阳首条自动驾驶货船启航,榕江无人驾驶新篇章开启
- • 普宁市“15分钟健身圈”建成,社区智慧步道人流超日均万人次,打造全民健身新风尚
- • 揭西县大溪镇全面启动客家哭嫁歌谣采集工作,传承民间文化瑰宝
- • 揭阳首创“田管家”托管服务,助力10万农户实现农业现代化
- • 榕城区水上莲花大剧院周末加演亲子场,以文旅融合剧《揭阳故事》传承揭阳文化魅力
- • 普宁里湖镇茶叶交易市场升级,AI审评系统助力明前茶精准定价
- • 榕城区榕江夜游航线新添“移动KTV包厢”,潮语金曲点唱率爆表
- • 揭阳普宁青梅酒扶贫车间量产,贫困户入股共享10%年分红,助力乡村振兴
- • 揭东区农民画双年展盛大开幕,200幅乡村振兴主题作品展现乡村新风貌
- • 揭阳首条低空旅游航线获批,直升机俯瞰潮汕文化景观带,开启空中旅游新篇章
- • 揭阳揭西擂茶文化走进高校食堂,非遗饮品日均售千杯,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普宁市南径镇蔬菜直供大湾区专列开通,田头到香港餐桌仅需10小时,助力“菜篮子”工程再升级
- • 惠来县周田镇“古法制盐”研学基地开课,传承千年晒盐技艺
- • 揭阳市成功举办全球潮商投资洽谈会,签约额突破百亿大关
- • 揭阳榕江新城国际商务中心封顶,粤东城市天际线再塑新篇
- • 揭阳农业数字化改革迈入国家级试点示范行列,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揭阳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创新研发盲文3D打印教材,大幅降低成本引领教育公平新篇章
- • 揭阳临港产业区吹响国际航运服务综合体建设号角
- • 揭阳农业保险覆盖品种扩大,28个品种保障农民丰收
- • 揭阳跨境公路运输专线开通,12小时直达越南胡志明市,助力区域经济一体化
- • 揭阳首条跨市氢能运输专线开通,助力潮州陶瓷产业集聚区发展
- • 榕城区名师工作室县域联动,共筑教研质量提升新篇章
- • 揭阳街头诚信书店兴起,市民自觉扫码购书彰显社会文明
- • 惠来县仙庵镇光伏农业大棚投产,草莓立体种植亩产创新高,亩产达传统5倍
- • 惠来县海洋碳汇交易试点启动,首笔红树林碳汇售出2000吨,助力绿色发展
- • 揭阳农业应急救灾体系高效应对气象灾害:30分钟响应,守护农业生产安全
- • 揭阳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成效显著,助力乡村振兴
- • 揭东区首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正式投入使用,开启教育新篇章
- • 普宁市服装产业带牵手阿里国际站,AI打版技术助力交期缩短至3天
- • 普宁市大坪镇客家擂茶体验工坊盛大开放,古法制作工具免费借用,邀您共品传统韵味
- • 榕江新城文化中心主体结构封顶,文化地标再添新辉
- • 揭阳“出花园”成人礼创新非遗研学路线,青少年穿红衣踏青瓷,传承文化新风尚
- • 榕城区扶贫车间助力残疾人实现就业梦想,吸纳残疾人就业突破500人次
- • 揭西县中小学课后服务“一校一品”特色创建,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普宁职校与希音(SHEIN)携手共建跨境电商直播人才订单班,助力产业升级
- • 揭西县多措并举,打造“一镇一特色”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
- • 榕城区创新校园安全模式,启用“数字哨兵”保障师生安全
- • 揭阳普宁肠粉扬帆出海,Netflix美食专题片助力海外点击量破千万
- • 揭阳高铁新城规划发布,商业综合体投资热潮席卷而来
- • 揭东区预制菜产业园签约头部食品企业,共筑产业发展新篇章
- • 揭阳潮汕抗日名将翁照垣事迹展揭幕,战地日记捐赠国家档案馆,缅怀英雄精神永存
- • 揭西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实现镇街特教班全覆盖,助力残障儿童教育公平
- • 惠来县海上风电制氢项目获批,年产能助力万辆氢能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