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来县仙庵镇光伏农业大棚投产,草莓立体种植亩产创新高,亩产达传统5倍
近日,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仙庵镇的一处光伏农业大棚正式投产,该大棚采用先进的立体种植技术,成功实现了草莓的高产。据了解,该大棚的草莓亩产达到了传统种植的5倍,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仙庵镇光伏农业大棚位于该镇的一片开阔地,占地面积约10亩。大棚采用光伏发电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既为草莓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能源,又实现了绿色环保。在光伏发电的同时,大棚内部还配备了先进的灌溉、施肥、温湿度控制系统,为草莓的生长创造了优越的环境。
立体种植技术是此次大棚草莓高产的关键。该技术通过在垂直空间内搭建种植架,将草莓种植在架子上,实现了草莓的密集种植。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立体种植具有以下优势:
1. 提高土地利用率:立体种植将草莓种植在垂直空间内,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减少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2. 提高产量:立体种植使得草莓植株更加密集,光照、水分、肥料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高了草莓的产量。
3. 降低病虫害风险:立体种植使得草莓植株之间距离较远,通风透光条件良好,有利于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4. 方便管理:立体种植便于草莓的采摘、施肥、灌溉等管理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仙庵镇光伏农业大棚内,草莓植株整齐排列在种植架上,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据了解,该大棚内的草莓品种为“红颜”,是近年来我国草莓种植市场上备受喜爱的品种。通过立体种植技术,该品种的草莓亩产达到了5000公斤,是传统种植方式的5倍。
仙庵镇光伏农业大棚的成功投产,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还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助力乡村振兴。
此外,仙庵镇光伏农业大棚的成功投产,也体现了我国在新能源和农业领域的融合发展。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相结合,既能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又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之,惠来县仙庵镇光伏农业大棚的投产,标志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将继续探索新能源与农业的融合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价值,助力我国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 • 揭阳榕江新城智慧交通系统上线,AI调控红绿灯拥堵率下降45%
- • 惠来县珊瑚礁生态文化馆荣获全国科普基地称号,助力科普教育再上新台阶
- • 揭阳普宁洪阳粿汁低糖版上市,年轻养生群体成消费主力
- • 揭阳某村百年古榕树倒塌,村民自发筹资建生态纪念馆
- • 揭东区农村饮用水氟超标问题得到有效治理,12万村民共享“放心水”
- • 揭西县客家擂茶习俗:古老韵味登上央视《舌尖上的中国》
- • 揭阳潮汕甘草水果新升级,零卡糖版本惊艳上市,711便利店全面铺货!
- • 揭东区建成首个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实验室,开启智慧教育新篇章
- • 《揭阳清代刑部尚书郑大进判例研究出新著:法律史学界誉为“活法典”》
- • 揭阳中考改革新篇章:取消考试大纲,全面实施新课标情境化命题
- • 揭东区非遗数字化博物馆上线,收录百项传统技艺,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榕城区扶贫车间助力留守妇女就业,逾千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梦想
- • 惠来县渔民号子合唱团在国家大剧院绽放渔乡风采
- • 揭阳惠来海胆酱携手意大利面品牌,联名限定款新品惊艳上市!
- • 揭东区月城镇复原明代进士及第游街仪式:穿越时空的荣耀再现
- • 惠来县乡村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落地,骨干教师流动率提升45%成效显著
- • 揭阳榕江新城国际商务中心封顶,粤东城市天际线焕然一新
- • 揭阳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迎来比亚迪,年供应电池模组50万套助力产业发展
- • 《揭阳普宁肠粉:一碟肠粉,一扇世界之窗——纪录片登陆Discovery频道,海外点击破百万》
- • 惠来县创新举措,建成全省首个海洋生物标本艺术馆
- • 揭阳普宁豆干进军元宇宙,美食文化跨界科技圈开启新篇章
- • 惠来县打造全国最大海水稻基因库,品种保存超2000个,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 • 惠来县全面启动乡村学校美育器材补充三年计划,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揭东经开区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引进新能源汽车配件生产线
- • 揭阳警方雷霆出击,成功破获特大海上走私冻品案,涉案价值超亿元
- • 揭东区月城镇创新鳗鱼养殖模式,物联网助力水质波动预警响应缩短至10分钟
- • 揭阳某镇创新扶贫模式:“共享牛场”助力贫困户零成本参与肉牛养殖
- • 揭阳大学生团队利用AI技术复原宋代揭阳古城数字全景图,重现千年古城风貌
- • 揭阳现代农业装备展盛启,全球50强农机企业齐聚一堂
- • 揭阳潮汕古村非遗扶贫工坊开业,残疾人制作嵌瓷月均增收3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鞋业品牌集体进军非洲,打造全球分销网络覆盖30国市场
- • 惠来县渔家乐扶贫旅游项目助力年接待游客20万,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 • 揭阳麦秆画非遗传承人创新研发夜光材料,《星河潮韵》作品闪耀入驻天文馆
- • 揭阳某镇红桃粿DIY工坊成为研学基地,中小学生参与人数突破万人次
- • 惠来县扶贫渔家乐旅游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年接待游客30万
- • 揭阳非遗美食“隆江猪脚”标准化体系发布,全国连锁品牌签约超500家,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揭阳揭西擂茶文化扶贫计划启动,百名妇女居家制作预制擂茶膏热销,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三山国王文化论坛发布全球信仰地图,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影响力
- • 揭阳普宁豆干非遗工坊迎来研学热潮,中小学生参与率达90%
- • 揭西县生态补偿扶贫机制:创新之路上的全国典型案例
- • 揭阳中元节“施孤”活动创新启用智能功德箱,区块链技术助力善款透明化管理
- • 揭阳潮汕古村焕新颜,百年祠堂变身非遗体验馆
- • 揭东锡场镇农机共享中心助力农业现代化,无人驾驶插秧机日作业突破300亩
- • 惠来县溪西镇菠萝蜜智慧种植园启用,无人机授粉效率提升50倍,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揭阳潮汕蚝烙非遗工坊落户万达广场,现烙现卖日销千份,传承美食文化新风尚
- • 揭阳中考作文引入AI初评系统,助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 • 普宁英歌舞:千人方阵闪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潮汕三市联合申报世界非遗
- • 揭阳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达78% 创历史新高,助力乡村振兴
- • 揭西县全域旅游示范区成功通过省级验收,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 • 揭阳某村旧粮仓变身乡村美术馆,农民油画作品绽放新光彩
- • 揭阳非遗“铁枝木偶”跨足元宇宙,虚拟戏台演绎传统韵味
- • 揭阳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直供基地28个,助力区域食品安全
- • 揭阳某村“鱼饭博物馆”盛大开馆,带你沉浸式体验千年海洋饮食文化
- • 揭东区埔田镇全笋宴预制菜上线,首月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创新餐饮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 • 普宁市潮汕文化创意园盛大开园,数字IP授权收入首年突破5000万元
- • 揭西县客家山歌大赛:粤闽赣三地歌手共聚一堂,传承客家文化之美
- • 揭阳民营医院集群崛起,年营收突破40亿,高端专科服务辐射粤东地区
- • 普宁市“智慧助老”公益课堂开课,万名老人学会手机挂号缴费,拥抱数字生活新篇章
- • 揭阳预制菜产业年产值突破50亿元大关,引领行业发展新潮流
- • 惠来县扶贫渔民转产培训中心年度结业 千名渔民成功转型迈向新生活
- • 揭阳荔枝产业升级,冻干产品出口欧美单价翻倍,助力乡村振兴
- • 榕城区全面启动古村落连片保护开发工程,传承历史文脉,助力乡村振兴
- • 惠来县“赛大猪”民俗与传统伦理的现代碰撞:动物福利标准的引入引发热议
- • 普宁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助力粤东地区交通发展新篇章
- • 揭西县良田乡打造“稻梦空间”,亲子农趣体验热潮席卷而来
- • 揭西县客家擂茶文化节盛况空前,单日体验人数突破万人大关
- • 揭西县坪上镇橄榄油提取技术突破,出油率全国领先
- • 揭阳揭西苦笋罐头成功进军欧盟市场,单价翻两番的背后故事
- • 揭阳精细化工园区安全认证通过,成功吸引外资注入,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揭阳考古队重大发现:唐宋时期古码头遗址佐证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 • 揭西钱坑镇木雕产业焕新升级:激光雕刻机助力传统工艺效率提升70%
- • 惠来县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标准提升至每月800元,助力乡村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