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新材料联盟成立 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2025年7月3日,揭阳市产业创新联盟正式成立,标志着这座粤东制造业重镇在新材料领域的战略布局迈入新阶段。这一联盟的诞生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揭阳近年来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整合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多方资源,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生态的缩影。从授牌省级创新型企业到银企融资协议签订,从直播间里的企业推介到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系列动作背后折射出揭阳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的雄心。
新材料联盟的"四梁八柱"架构
作为联盟的核心支撑,揭阳高新区同步搭建了八大创新平台,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技术服务体系。其中揭阳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由中国石油大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本地龙头企业东粤化学、驰阳环保等联合组建,重点突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这种"高校尖端研发+企业产业化落地"的模式,犹如为实验室成果架设了通往生产线的快速通道。而榕江实验室新材料加工应用中试基地的建成,则填补了从实验样品到批量生产的关键环节,相当于为科技成果转化建造了"试车场"。
大南海石化区的"磁场效应"
距离联盟成立地40公里外的大南海石化工业区,正以6.58公里的黄金海岸线为画布,绘制着世界级新材料基地的蓝图。这里如同巨大的产业磁铁,已吸引巨正源新材料基地、伊斯科碳四碳五高端新材料等重大项目落户,总投资额超百亿元的项目集群形成"超级炼化航母"战斗群。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东粤化学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项目,该项目将城市垃圾转化为高端新材料原料,堪称"点废成金"的典范。产业研究人员分析,这种循环经济模式既能降低原材料成本,又符合双碳战略要求,预计可使下游企业生产成本降低12-15%。
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
揭阳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依托粤东制造业基地优势,将新材料作为挺起产业"脊梁"的关键支柱。政策层面通过建立银企对接机制,为联盟成员提供专项贷款额度,解决创新型企业"融资难"痛点。市场端则呈现出更强烈的拉动效应,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等产业爆发式增长,对高性能复合材料的需求年增速达25%以上。正如一位参与联盟签约的企业家所言:“现在不是我们要不要做新材料的问题,而是下游客户拿着订单催我们升级产品”。
产业链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联盟成立引发的连锁反应已在三个方面显现:其一是技术外溢,研究院开发的环保型聚烯烃材料已应用于5家中小企业的产品升级;其二是人才集聚,首批"新材料工程师特训营"吸引73名硕士以上人才入驻;其三是设施共享,联盟成员可优先使用价值2.3亿元的检测设备,使研发成本直降40%。这种生态化发展模式,正在惠来县形成绿色石化、海工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预计到2026年可带动上下游新增就业岗位1.2万个。
投资者的价值发现视角
对于敏锐的资本方而言,揭阳新材料联盟的价值不仅在于政策红利,更在于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交汇点,揭阳港距离国际航道仅5-10海里的地理禀赋,使原材料进口与成品出口具备显著物流成本优势。某私募基金合伙人算过一笔账:同样规模的石化新材料项目,在揭阳的运营成本比内陆地区低18%-22%,这也是为什么近期有3家产业基金在本地设立办事处。
站在2025年年中回望,揭阳新材料产业联盟的成立恰似按下了一个加速键。当技术、资本、政策三股力量在粤东大地形成合力,这里正在上演的不仅是一场产业升级的突围战,更是一次对传统工业城市转型路径的重新定义。正如大南海畔那些日夜轰鸣的施工机械所昭示的,新材料产业的"揭阳样本",或许将为更多后发地区提供可复制的创新范式。
- • 揭东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引进国际CRO企业,新药研发周期缩短30%,助力中国医药产业升级
- • 揭东区玉湖镇古法酱油工业旅游启动,非遗技艺年引流超50万人次,传承与创新共绘发展新篇章
- • 揭阳某社区试点“厨余垃圾换有机肥”,参与率达90%,绿色生活新风尚
- • 揭东区乡村振兴示范带引领乡村旅游新热潮
- • 惠来县靖海镇渔光互补二期并网,助力节能减排满足20万户家庭用电需求
- • 惠来县海产品扶贫电商平台助力年订单量翻番,助力乡村振兴
- • 普宁市首个社区长者食堂正式试运营,日均服务独居老人超200人次
- • 玉润金香:一颗芋头的千年修行
- • 普宁市广太镇荷兰豆直供港澳基地建成,全程冷链技术助力损耗率降至3%
- • 揭阳五金企业勇攀科技高峰,助力卫星精密结构件研发
- • 《潮汕传奇:揭阳清末华侨领袖许唯心新加坡事迹搬上荧幕,潮语版登陆Netflix》
- • 揭阳玉器产业带直播基地盛大启用,24小时不间断交易额突破亿元大关
- • 揭阳某镇“扶贫田管家”托管万亩农田,农户务工+分红双收益助力乡村振兴
- • 惠来县海洋蓝碳交易中心正式启用,首单成交额突破千万,引领全国海洋碳交易新篇章
- • 揭东曲溪街道农村污水治理全覆盖,人工湿地日处理能力达万吨,打造美丽乡村新典范
- • 揭阳跨境电商综试区与东南亚企业达成10项合作,共谋发展新篇章
- • 揭阳教师轮岗引入区块链技术,构建支教经历不可篡改的诚信体系
- • 揭阳榕江新城智慧交通系统上线,AI调控红绿灯拥堵率下降45%
- • 揭东区月城镇修复明代进士牌坊,重现簪花游街场景,传承历史文化
- • 揭西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助力实现镇街特教班全覆盖,关爱特殊儿童教育新篇章
- • 惠来县全面推进乡镇标准化幼儿园建设,新增托育学位3000个,助力幼儿教育事业发展
- • 揭西县创新冷链物流,荔枝损耗率降至5%以下,助力乡村振兴
- • 惠来县仙庵镇惊现清代潮剧戏服制作图谱,揭秘潮剧服饰文化传承
- • 揭阳乡镇国企薪资现状分析
- • 惠来县积极推进省级海洋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工作
- • 揭阳普宁青梅酒再创辉煌,斩获国际酒类大赛金奖,出口单价翻三倍!
- • 揭阳潮汕古村焕新颜,百年祠堂变身非遗体验馆
- • 普宁南径镇蔬菜直供大湾区专列开通,田头到餐桌仅需12小时,加速农产品流通新篇章
- • 榕城区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圆满完成,智能家居助力500户家庭生活品质提升
- • 惠来县周田镇“赛大猪”年俗活动吸引数万游客围观,年味浓郁
- • 揭阳民国教育家杨雪立平民教育实践基地重启,照亮留守儿童成长之路
- • 揭西县黄满寨瀑布群荣登省级避暑胜地,高空玻璃观瀑平台惊艳启用
- • 揭阳潮汕抗日名将翁照垣事迹展揭幕,战地日记捐赠国家档案馆,传承民族精神
- • 揭东区乡镇综合文化站提质升级,非遗剧场年均演出超百场,文化盛宴精彩纷呈
- • 揭阳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85%,绿色循环农业新篇章
- • 揭西县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完工,年调峰能力达10亿千瓦时,助力能源结构优化
- • 普宁纺织产业革新之路:AI智能验布机助力布料质检效率提升60%
- • 揭阳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启用,竹编产品年销售额破千万,助力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
- • 揭西县客家擂茶文化节人气爆棚,单日体验人数突破万人大关
- • 揭西县木雕艺术馆馆藏作品突破千件,传承与创新共绘木雕艺术新篇章
- • 普宁市流沙电商小镇再创佳绩:单日GMV破亿,跨境直播带货覆盖30国市场
- • 榕城区双峰寺禅茶文化周盛大启幕,晨间抄经与禅意插花课程预约爆满
- • 榕城区扶贫车间助力留守妇女就业,逾千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梦想
- • 普宁服装产业带荣登全国跨境电商试验区,开启外贸新篇章
- • 揭阳惠来鱼丸牵手航天食品研究院,共创太空即食营养餐新篇章
- • 揭阳林大钦状元府遗址公园开园,沉浸式实景剧再现嘉靖科考盛况
- • 揭阳潮汕蚝烙非遗工坊入驻万达广场,现烙现卖日销千份,传承美味非遗文化
- • 普宁中药材市场直播基地崛起,三七、陈皮线上日交易额破千万,开启中医药电商新时代
- • 揭东区龙尾镇米粉产业升级,超高温灭菌技术助力欧美市场拓展
- • 榕城区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圆满完成,智能家居适配助力500户家庭生活品质提升
- • 揭阳渔民捕获罕见“金色马鲛鱼”,专家称概率仅百万分之一
- • 揭阳市全面推行“教育首席信息官”制度,加速学校数字化转型进程
- • 揭阳揭西苦笋罐头喜获扶贫产品认证,成功进驻全国832销售平台
- • 揭东区特殊教育学校创新举措,开设职业教育特色课程助力学生未来
- • 惠来县海洋牧场首次投放智能养殖网箱,开启智慧渔业新篇章
- • 揭阳惠来县鲍鱼苗扶贫计划升级,基因优选苗种成活率达98%
- • 榕城区老城区首届骑楼文化市集盛大开幕,传承历史文化魅力
- • 揭阳非遗美食“隆江猪脚”标准化体系发布,全国连锁品牌签约超500家,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揭阳市全力推进耕地保护专项行动,高效整治撂荒地
- • 普宁市梅塘镇传统竹马戏扬帆东南亚,文化交流绽放异彩
- • 揭阳冬至羊肉节创吉尼斯纪录,万人同食改良版药膳羊煲,传承千年文化新篇章
- • 揭阳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年成交额突破10亿,土地流转效率提升三倍,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创新举措:首试共享电单车电子围栏,违规停放自动断电并扣信用分
- • 揭阳首所全寄宿制民办学校荣获IB国际课程认证,开启国际化教育新篇章
- • 惠来县石化产业延链项目投产,PTA深加工产品填补华南空白,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惠来隆江镇创新养老模式:启动农村“时间银行”,志愿服务兑换免费医疗
- • 揭阳潮汕卤鹅非遗传承人开直播,万人围观百年卤水开缸仪式,传承卤鹅文化魅力
- • 揭阳市创新举措,首推“城市风险地图”助力地质灾害与管网隐患实时预警
- • 揭阳农村扶贫实践与成效分析
- • 普宁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全面铺开,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揭东区新能源电池回收项目投产,锂元素提取纯度达99.99%,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揭西县金和镇农村电商园单日发件量破20万单,刷新粤东纪录,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