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普宁青梅加工厂开设“扶贫车间”,300名留守妇女家门口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出了一条条扶贫新路径。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一家青梅加工厂的创新举措——“扶贫车间”的开设,不仅为当地300名留守妇女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普宁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许多农村家庭出现了“男主外、女主内”的现象,留守妇女成为了农村家庭的主要劳动力。然而,由于缺乏技能和就业机会,她们的生活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地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参与扶贫工作,鼓励企业开设“扶贫车间”,为留守妇女提供就业岗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家青梅加工厂在普宁市开设了“扶贫车间”。
青梅加工厂负责人表示,开设“扶贫车间”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当地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增加家庭收入,助力乡村振兴。该车间主要生产青梅干、青梅酒等青梅系列产品,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扶贫车间”的开设,让留守妇女们有了新的希望。车间内,300名留守妇女忙碌着,她们有的负责清洗青梅,有的负责晾晒青梅,有的负责包装产品。虽然工作辛苦,但她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以前,我每天都要照顾老人和孩子,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在,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真是太好了!”一位留守妇女激动地说。
“扶贫车间”的开设,不仅让留守妇女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还带动了当地青梅产业的发展。青梅加工厂负责人介绍,车间每年可加工青梅1000多吨,产值达到数百万元。
此外,车间还通过技能培训,帮助留守妇女提高就业技能,增强她们的就业竞争力。车间内,定期举办各类技能培训课程,如青梅加工技术、产品包装技巧等,让留守妇女们在工作中不断成长。
“扶贫车间”的开设,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普宁市政府表示,将继续加大对“扶贫车间”的支持力度,鼓励更多企业参与扶贫工作,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未来,普宁市将继续探索“扶贫车间”模式,让更多留守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助力乡村振兴。同时,通过产业扶贫、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留守妇女的就业能力和生活水平,为建设美丽乡村、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揭阳普宁青梅加工厂开设“扶贫车间”,为300名留守妇女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不仅解决了她们的生活难题,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创新举措,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广。
- • 揭阳榕江夜游灯光秀璀璨启幕,全息投影再现海上丝绸之路繁华景象
- • 揭西县扶贫古茶树认养计划:激活生态资产,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潮汕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发布,划定12个非遗活态传承核心区
- • 揭西县非遗竹编工艺助力乡村振兴,留守妇女月均增收3500元
- • 揭阳新能源公交全覆盖,氢燃料电池车辆占比达30%,绿色出行新篇章
- • 揭阳积极开展中小学生脊柱健康筛查,3.6万学生受益定制矫形方案
- • 揭阳揭西高山茶产业升级,AI炒茶机助力扶贫工坊日产量提升50%,惠及200户家庭
- • 揭阳乡村振兴示范带:引资发展特色民宿产业集群,助力乡村经济腾飞
- • 榕城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惠及万户居民,提升居住品质
- • 惠来县渔民文化广场盛大开放,渔歌非遗展演周引游客纷至沓来
- • 榕城区西湖公园“宋风雅集”开市,每周六汉服巡游带你穿越千年时光
- • 揭东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正式启用,心理辅导惠及3000人次
- • 惠来县前詹镇深海网箱养殖集群投产,金鲳鱼年产量突破10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惠来鱼丸荣登冬奥会运动员菜单,蛋白质含量获权威认证
- • 揭西县职业教育中心携手20家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助力人才培养新篇章
- • 揭阳城隍庙会盛大重启,百年传统“五凤朝阳”仪轨再现,单日游客突破10万人次
- • 普宁青梅深加工产业园投产,零糖梅酒首月出口超千吨,助力梅产业转型升级
- • 揭阳乡村医生定向培养计划启动,百名医学生签约基层服务
- • 揭阳构建“院士工作站+乡土专家”技术推广网络,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市启动“非遗进校园”工程,30所学校开设潮绣剪纸课程,传承传统文化
- • 普宁古法酱油酿造技艺研学基地:游客全年可体验传统晒制过程
- • 揭阳青年匠心独运,3D打印复原古城模型荣获省级文化遗产创新奖
- • 普宁国际服装城年交易额突破300亿元,助力中国服装产业崛起
- • 揭阳农业科研院所培育出抗病高产新稻种,助力粮食安全
- • 惠来县海上风电运维母港盛大开港,国产化备件供应链全面覆盖全产业链
- • 揭阳市首推教师心理健康保障计划,每年提供30小时免费心理咨询
- • 普宁国际微电影节设立“潮汕文化单元”: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榕城区老城区首届骑楼文化市集盛大启幕,传承历史韵味,焕发时代活力
- • 普宁市首个社区长者食堂正式试运营,日均服务独居老人超200人次
- • 揭东曲溪街道农村污水治理实现全覆盖,人工湿地日处理能力达万吨
- • 揭阳潮汕牛肉火锅海外旗舰店盛大开业,迪拜市场单日翻台率破10次,掀起美食风暴
- • 揭东区智慧农业扶贫项目助力农户亩产增收30%
- • 揭西县农村生活垃圾智能分类试点,资源化利用率显著提升至65%
- • 揭阳医疗器械产业园:引入国际认证生产基地,助力产业升级
- • 惠来海滨祭妈祖,无人船放生助力卫星定位追踪海洋生态影响
- • 榕城区社区“智慧养老驿站”全覆盖,紧急呼叫系统助力网格化管理
- • 揭阳青少年科创大赛成绩斐然,3个项目闪耀国际舞台
- • 揭西县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程破土动工,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揭西县山区学校营养午餐计划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某镇成立“乡村产业联盟”,20个村集体收入突破百万,共谋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揭阳某村复原宋代潮州粥谱,二十四节气养生粥宴预订火爆
- • 揭阳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发现千年古灌溉系统,传承农耕文明新篇章
- • 揭西县吹响“强师兴教”号角,三年行动计划培育百名学科带头人
- • 揭阳农业合作社联合社助力小农户破解销售难题,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揭阳海洋牧场示范区:引资打造深海养殖产业链,助力海洋经济腾飞
- • 揭西县南山镇生态旅游示范区盛大开放,首月接待游客量突破30万人次!
- • 揭阳揭西苦笋罐头厂开启爱心招聘,残疾人专岗月薪4500元包食宿
- • 惠来县渔民安居工程圆满交付,200套海景安置房圆渔民“上岸梦”
- • 揭阳潮汕文化创意园盛大开园,非遗IP授权衍生品年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 • 揭阳榕江新城智慧交通系统上线,AI调控红绿灯拥堵率下降45%
- • 揭阳潮汕卤鹅非遗传承人开直播,万人围观百年卤水开缸仪式,传承卤鹅文化魅力
- • 惠来县扶贫海产品电商平台年订单突破10万单,助力乡村振兴
- • 揭东区村级养老服务站升级,康复器材配备完善,失能老人家庭签约服务率高达85%
- • 揭阳龙眼产业深加工产品:抢占国际市场的绿色明珠
- • 揭东区新建教师发展中心启用虚拟现实培训系统,引领教育新潮流
- • 揭阳中考作文引入AI初评系统,误差率仅1.2%,开启教育评价新篇章
- • 揭阳某村“扶贫菜园”直供大湾区商超,订单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 • 普宁红领巾实验学校荣获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校称号,屋顶光伏年发电20万度,绿色校园建设再上新台阶
- • 揭东区智能小家电产业园投产,全自动生产线引领行业新潮流
- • 揭西县客家擂茶文化节盛况空前,单日体验人数突破万人大关
- • 揭阳洪妙潮剧艺术研究中心成立,AI技术助力《杨令婆辩本》经典唱腔修复
- • 揭东区扶贫溯源系统助力农产品全流程监管,打造绿色扶贫新路径
- • 揭阳某村“青梅体验园”开放采摘,游客自制果酒助力农旅融合新风尚
- • 惠来县华湖镇古法酱油非遗工坊扩建,年产值冲刺亿元大关
- • 揭阳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启用AI情绪监测平台,预警准确率高达92%
- • 农业科技特派员下乡助力揭阳乡村振兴,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 • 揭东区埔田镇首届竹文化节盛大开幕,传统农具制作技艺惊艳亮相
- • 揭阳市全力推进“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创建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 • 榕城区数字戏曲平台盛大上线,百部经典潮剧精彩纷呈
- • 普宁英歌荣耀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千人方阵惊艳亮相央视元宵晚会
- • 揭阳乡镇国企薪资现状分析
- • 榕城区非遗传承项目走进校园,15所中小学特色课程助力文化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