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西县非遗竹编工艺助力乡村振兴,留守妇女月均增收3500元
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适合本地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在广东省揭西县,一项非遗竹编工艺项目被纳入乡村振兴项目,为当地留守妇女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月均增收高达3500元,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揭西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拥有丰富的竹资源。竹编工艺作为当地一项传统技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然而,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传统竹编工艺面临着传承困境。为传承这一非遗技艺,助力乡村振兴,揭西县将竹编工艺纳入乡村振兴项目,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市场推广等方式,让这项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
该项目实施以来,揭西县积极组织留守妇女参与竹编工艺培训,提高她们的技艺水平。培训内容涵盖了竹编工艺的基本原理、制作技巧以及市场前景等方面。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留守妇女们掌握了竹编工艺的基本技能,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揭西县充分发挥竹编工艺的产业优势,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竹编产品。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还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的新渠道。据统计,参与竹编工艺项目的留守妇女月均增收达到了3500元,有效改善了她们的生活水平。
为了让竹编工艺更好地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揭西县还加大了市场推广力度。通过参加各类展会、举办竹编工艺文化节等活动,提高竹编工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与电商企业合作,拓宽销售渠道,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和喜爱这项传统技艺。
此外,揭西县还鼓励竹编工艺传承人带徒授艺,培养新一代竹编技艺传承人。通过传承人言传身教,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热爱竹编工艺,为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揭西县非遗竹编工艺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不仅让留守妇女实现了增收致富,还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未来,揭西县将继续加大对竹编工艺项目的扶持力度,让这项传统技艺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之,揭西县非遗竹编工艺项目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市场推广等方式,让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揭西县的乡村振兴之路将越走越宽广。
- • 普宁扶贫纺织工坊助力“家门口就业”全覆盖,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清代外交家陈兰彬赠美礼品复刻:中美建交纪念活动引关注
- • 普宁中药材溯源系统正式上线,区块链技术助力中药材全程监管
- • 普宁市广太镇荷兰豆种植基地荣获供港资质,全程冷链保鲜技术助力损耗降低至3%
- • 揭东区白塔镇古村落活化项目引资3亿,明清建筑群焕发新生成为文创基地
- • 揭阳市设立50亿元产业基金,助力新材料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腾飞
- • 揭阳智慧家电产业园迎来智能家居头部品牌,引领行业发展新潮流
- • 揭阳青少年科创大赛成绩斐然,3个项目惊艳入围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 • 揭阳建成全国最大青梅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助力青梅产业发展
- • 普宁市首个社区长者食堂正式试运营,日均服务独居老人超200人次
- • 揭东区乡镇文化站非遗工坊挂牌,潮绣学员月均增收2500元,传承与创新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揭东区锡场镇智慧物流园盛大启用,无人分拣系统助力效率提升300%
- • 揭阳市全力推进“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创建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中考作文引入AI初评系统,助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 • 揭阳智慧税务大厅全面启用,95%涉税业务实现“秒批秒办”
- • 揭阳某村打造粤东首个扶贫预制菜车间,酸菜罐头助力50户村民脱贫致富
- • 揭阳扶贫家政培训基地开班,百名妇女获金牌月嫂资质,助力乡村振兴
- • 普宁康美中药城智慧仓储项目启动,库存周转效率提升50%
- • 揭阳宗祠智慧管理系统上线,全球华侨可通过VR技术云端祭祖,共缅先人
- • 揭西县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完工,年调峰能力达10亿千瓦时,助力能源结构优化
- • 揭阳惠来鲍鱼预制菜进军山姆会员店,单品年销量突破亿元大关
- • 揭阳精细化工园区成功通过安全认证,吸引外资注入,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揭西县客家擂茶文化节盛况空前,单日体验人数突破万人大关
- • 揭东区村级卫生站增设中医理疗服务,助力5万农村慢性病患者康复之路
- • 揭西县中小学课后服务“一校一品”特色创建: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 • 揭东区竹笋深加工产业园荣获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认证,助力乡村振兴
- • 揭阳潮汕文化国际交流中心:引资打造文旅新地标
- • 惠来县渔民技能培训基地落成,深海养殖技术课程报名火爆,助力渔民转型升级
- • 榕城区新建城市绿道,助力三大生态公园互联互通
- • 揭阳中元节“施孤”活动创新启用智能功德箱,区块链技术助力善款透明化管理
- • 揭阳玉器产业带直播基地单日成交额破2亿,缅甸翡翠供应链全面打通,开启电商新纪元
- • 揭西县百年围屋活化项目:打造民宿文化综合体,传承客家文化新篇章
- • 普宁二中航天育种实践基地成果丰硕,太空茄子亩产创新高
- • 惠来临港产业园签约比亚迪,拟建年产能30万辆出口基地,共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篇章
- • 揭西县发现清代客家祠堂彩绘,启动修复保护工作
- • 揭阳启动“千企兴千村”行动,300家企业结对帮扶落后村落,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揭阳某村扶贫“老屋改建计划”落地,危房变民宿,户均年收2万,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榕城区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高达91%
- • 普宁民间工艺大师作品惊艳亮相中国非遗博览会
- • 揭阳小学教育:城乡差异与均衡发展
- • 榕城区率先启动“未来学校”建设试点,打造教育新样态
- • 揭阳潮汕婚俗博物馆荣膺国家一级馆,清代金漆木雕婚床成镇馆之宝
- • 揭西县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全部竣工,山区教师住房保障率实现100%
- • 揭东区智能小家电产业园投产,全自动生产线引领行业新潮流
- • 普宁纺织产业革新之路:AI智能验布机助力布料质检效率提升60%
- • 普宁国际医药博览会签约金额再创新高,医药产业合作迈向新篇章
- • 揭阳市少年科学院成立,首批“小院士”投身潮汕民居抗震研究
- • 惠来县鲍鱼养殖扶贫产业园助力2000渔民转产增收,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榕城区启动“古城记忆”老照片全球征集计划,唤起历史记忆的共鸣
- • 揭西县客家擂茶文化节人气爆棚,单日体验人数突破万人大关
- • 惠来县海上风电制氢项目获批,年产能助力万辆氢能车发展
- • 榕城区青狮文化旅游区推出沉浸式剧本杀,非遗展馆成线索宝藏地
- • 揭阳扶贫直播学院开课,百名农民主播月均带货破万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惠来县东陇镇复原清代盐田祭海祈福仪式,传承千年海洋文化
- • 揭东区首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正式投入使用,开启教育新篇章
- • 榕城区特殊教育学校荣膺省级融合教育示范校称号,助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
- • 惠来县神泉镇渔港扩建工程圆满完工,年吞吐量突破50万吨创粤东新纪录
- • 榕城区首届非遗文化节盛大开幕,潮绣、揭阳剪纸等传统技艺惊艳亮相
- • 普宁国际电商城启用AR购物,虚拟试衣技术助力转化率提升50%
- • 揭东区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全面升级校园网络建设
- • 揭东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工程通水,12万村民共享达标自来水,生活品质再提升
- • 揭阳市中考名额分配政策优化,优质高中60%学位直配薄弱初中,助力教育公平
- • 揭东区锡场镇军埔村“淘宝村”焕发新活力:开放电商购物游,直播带货体验受热捧
- • 揭阳传统五金产业数字化转型获超10亿元投资,迈向智能化新篇章
- • 揭西坪上镇橄榄深加工基地投产,橄榄油提取率创新高,引领行业新潮流
- • 揭西县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全部竣工,山区教师住房保障率100%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揭东区桂岭镇百年龙舟厝数字化保护项目正式启动
- • 普宁流沙新河夜市璀璨绽放,再现《潮州府志》元宵盛景
- • 揭阳侨乡家谱数据库上线,数字化修复清末民初族谱2万余页,传承历史文化新篇章
- • 揭阳侨乡族谱修复工程启动,AI技术助力2万页清末族谱焕新颜
- • 榕城区非遗夜市每周五点亮古城夜生活,传统艺术盛宴轮番上演
- • 揭阳乡村公益岗扩容,助力脱贫攻坚——护林员、保洁员优先录用贫困家庭